建築知識學堂
[ 營造小常識 ]
久舜建築知識
機電工程管路穿樑應注意那些重點?
a:柱邊2倍樑深距離內不得穿管。
b:穿樑套管兩管間淨距離要以超過最大管徑3倍距離。
c:管路套管其最大管徑不得超過樑深1/3倍。
如何防止地下室機電排水管路外牆管邊滲水問題?
a:管路施工須使用止水環套管,以防止管邊滲水。
b:管邊混凝土澆置時要搗築確實緊密結合。
如何防止外部中庭景觀燈具電源管路滲水至室內?
a:室外燈具電源管路引進至室內時,要在室外加設斷水箱,以阻隔水路滲水至室。
b:室外燈具管路預留高度,要高於覆土面,以避免管路進水。
耐震、制震、免震工法是什麼?
921地震發生後,台灣建築法規進行更嚴苛的修訂,一般來說,只要通過2003年取得建照的房子才是符合建築耐震能力的新法規。
我們在選擇房子時,該留意什麼,才可略知房子是否耐震呢?而究竟什麼是「耐震」、「制震」、「免震工法」呢?
「#耐震」是建築物結構的基本要求,是指建築物在地震發生時能承受地震力量的能力,主要是透過建築物本身的結構設計、材料選擇、構造強度等方式來提高。在建築結構工程中,會影響建築耐震力的主要元素包含結構設計、鋼筋材質與綁紮工法、混凝土材料強度,像是柱子內部的箍筋方式、橫箍數量與間距、鋼筋的搭接方式等等,都必須按照法規設計,企求更具韌性的穩固結構。



「#制震」是在基本結構設計以外,結構技師和建設公司也會考量使用「制震」設備,提高建築的耐震力。是透過設置一些特殊的結構設備(如制震壁、阻尼器等)來減低建築物受地震力量的影響,使其在地震中產生較小的變形和損傷。
「#免震工法」則是在建築物近地面樓層設置一層隔震層,透過隔震層的彈性,將地震力量轉移至隔震層,減輕建築物受到的地震力量,進而降低建築物的震動及損傷。

最重要的仍是「結構設計」。結構設計決定了建物的耐震等級,所有設備和工法都包含在耐震係數的計算之中。如今台灣的新興建築,若要取得使用執照,勢必得先通過耐震設計標準,因此都具有合格的耐震力。
耐震自我檢驗懶人包

2023/02/06 土耳其先後發生規模7.8與7.5強震,震源深度為17.9公里兩國總計47486人死亡、超過12萬人受傷

危老建築存在很高的暴露度風險,如不進行都市更新或建築補強,難保不會成為下個災難現場!!
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耐震檢測的重要性,我們特別整理了一份「耐震自我檢驗懶人包」,讓您可以輕鬆自行檢測住宅結構安全性。
1.檢測房屋基礎、牆壁、柱子等結構是否有明顯破損或鬆動現象。
2.檢查屋內懸掛的燈飾、裝飾品等是否固定穩固。
3.檢查水、瓦斯、電線等管線是否有破裂、損壞現象。
4.確認是否有緊急逃生路線和工具。
5.其他重要的耐震檢測事項。
記得和身邊的親友分享這份耐震自我檢驗懶人包,一起為家人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。
假如你正在居住的是年代比較久遠的街屋,像是連棟街屋、公寓式建築或獨棟透天厝,可以透過 #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街屋耐震資訊網
來檢視看看自家的耐震程度
https://bit.ly/3u1KBCW
